欢迎光临绿博农业规划设计院官方网站!
绿博农业规划设计院
Project
专题研究
乡村振兴 您的位置: 绿博农业规划设计院 > 专题研究 > 乡村振兴
农业强县密码:集群化引领、园区化承载、项目化推进—解锁农业现代化新动能
2025-09-15 返回列表

   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,县域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单元,其主导农业产业的培育与发展直接关系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。当前,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期,如何通过科学谋划和系统推进,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县域主导农业产业,成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。本文将从精准定位、三驾马车协同和强化保障三个维度,探讨如何通过产业集群、产业园区和重点项目协同发力,开辟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新路径。

 

 一、精准定位:选准做强县域农业主导产业

    主导产业的选择是县域农业发展的基石,必须建立在科学评估与前瞻规划基础上,既要立足当下实际,又要着眼长远发展。

1、立足资源禀赋与市场潜力:深入分析县域自然资源、气候条件、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等基础要素,挖掘特色优势,结合消费升级趋势和市场需求变化,选择既有本地特色又有市场前景的产业方向。重点关注绿色有机农产品、功能性食品、休闲农业等新兴领域,避免同质化竞争。

2、强化产业链完整性评估:不仅考察单一环节的比较优势,更要评估从生产、加工到流通、销售的全链条发展潜力。优先选择产业链条长、增值空间大、带动能力强的产业,确保能够形成"接二连三"的融合发展态势,提升整体效益。

3、融入区域协同发展格局:将县域产业置于更大区域范围内考量,主动对接国家和省市农业发展战略,与周边地区形成优势互补、错位发展的产业布局。积极参与区域公共品牌建设,共享市场渠道和物流体系,提升整体竞争力。

4、注重科技支撑与可持续发展:评估产业发展的技术可行性和创新潜力,优先选择能够与现代农业科技有效对接的领域。同时,坚持绿色发展理念,选择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型产业,确保产业可持续性。

 

 二、三驾马车:集群、园区、项目协同发力

   主导产业确立后,需要通过产业集群化、园区化承载和项目化落实这"三驾马车"协同推进,形成相互支撑、互为促进的良性发展格局。

1、集群化发展:构建产业生态,提升整体竞争力

- 龙头牵引与主体培育:培育壮大一批领军型龙头企业,发挥其在技术、品牌、市场上的引领作用。同时,扶持发展家庭农场、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,形成大中小微企业分工协作、优势互补的产业组织体系。

- 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:系统梳理产业链薄弱环节,有针对性地引进和培育关键配套企业,补齐加工、冷链、物流等短板。向前端延伸做好良种繁育、农资供应,向后端拓展精深加工、品牌营销,提升附加值。

- 要素集聚与共享平台:建设共性技术服务平台、质量检测中心、电商服务中心等共享设施,降低中小企业运营成本。推动土地、资金、人才等要素向集群集聚,形成规模效应和协同优势。

2、园区化承载:打造核心增长极,强化示范引领

- 高标准规划与功能集成:科学编制园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,合理划分生产加工区、物流仓储区、科技创新区、综合服务区等功能板块。推动"园中园"模式,集聚发展农产品加工园、科技园、创业园等专业园中园。

- 基础设施与智慧升级:完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,配套建设高标准农田、现代化养殖场等生产设施。加快数字技术应用,建设智慧园区管理平台,推动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农业生产、经营、管理中的深度应用。

- 创新策源与绿色发展: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,引进科研院所设立试验示范基地。推广绿色生产技术,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,发展循环农业模式,建设生态循环园区,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。

3、项目化落实:夯实发展根基,确保蓝图落地

- 谋划储备与精准招商:围绕主导产业链关键环节,策划包装一批具有支撑性、引领性的重大项目。建立精准招商机制,瞄准行业龙头和关键配套企业,开展定向招商、以商招商、产业链招商。

- 要素保障与高效推进:建立重大项目绿色通道,优先保障用地指标、环境容量等关键要素。实行项目专班推进机制,强化全过程跟踪服务,及时协调解决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,确保项目早建成、早投产、早见效。

- 绩效评估与动态管理: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,对投资强度、产出效益、带动就业等关键指标进行跟踪评估。实施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,对效益不佳的项目及时调整,集中资源保障优质项目建设。

4、利益联结与共享机制:构建多方共赢格局

- 多元主体利益联结:创新"公司+合作社+农户""订单农业+保险+期货"等利益联结模式,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。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,通过股份合作、利润返还等方式,建立稳定紧密的利益关系。

- 就业创业机会创造:产业发展过程中,注重创造更多就地就近就业岗位,特别是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。支持农民工、大学生、退役军人等返乡入乡创业,培育乡村企业家队伍。

- 风险防范与利益保障: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,扩大特色农产品保险覆盖面。完善价格风险防控机制,探索建立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等新型保险产品,保护生产者合理收益。

 

 三、强化保障:构建支撑有力的发展环境

    推进县域主导农业产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要从体制机制、科技人才、政策资金等多方面提供有力支撑。

1、创新体制机制:深化农村土地制度、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,激活农村资源要素。创新产业组织形式,探索建立跨区域产业联盟和行业协作的新型治理机制。完善考核评价体系,将主导产业发展纳入政府绩效考核。

2、强化科技与人才支撑: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校合作,建立专家工作站和技术推广中心。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,培养一批懂技术、善经营、会管理的现代农业人才。引进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,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。

3、加大政策与资金支持:整合各类涉农资金,集中投向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,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,扩大农业信贷担保覆盖面。落实税收优惠、用电用地等扶持政策,降低产业发展成本。

4、优化营商环境与服务:深化"放管服"改革,简化涉农项目审批流程。建立"一站式"服务平台,为企业和农户提供政策咨询、技术指导、市场信息等全方位服务。加强市场监管,维护公平竞争秩序,保护知识产权。

5、数字赋能与模式创新: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,发展智慧农业,推广应用农业物联网、大数据、区块链等技术。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模式,发展农业生产托管、代耕代种等专业化服务,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生产效率。

 

 结语:

    县域主导农业产业的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,需要坚持因地制宜、科学规划、系统推进。通过精准定位主导产业,充分发挥产业集群、产业园区和重点项目的协同效应,强化各方面保障措施,必将推动县域农业实现更高质量、更有效率、更可持续的发展,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。



客服微信
绿博农业规划设计院 电话:025-84347962 传真:025-84347963 地址:南京市栖霞区紫东国际创意园 邮箱:10856651@qq.com
Copyright © 2009-2015 绿博农业规划设计院 备案号:苏ICP备11065563号-3 公安备案号:32010202010161号